小学美术评课稿 (13篇)

小学美术评课稿指的是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评议的稿件或文字。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后,听课教师会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一份评课稿。以下是有关于小学美术评课稿的有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评课稿  (13篇)

小学美术评课稿1

我有幸参加了xx县20xx年爱心包裹项目美术教师培训。作为新教师,在这短暂的两天培训中,我收获满满。

上午,首先由xx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讲话,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最近这几年学校取得的傲人成绩。接着,由中国扶贫基金会xx先生主持了开班仪式,介绍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基本情况和爱心包裹的类别,让我对爱心包裹项目有了基本认识。最后,由县美术教研员xx老师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美术教育。她认真细致地从美术教育的途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主要课型等多个方面让我对美术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经过短暂的休息,一堂生动的美术示范课《圆圆的世界》让我对美术课程大开眼界,让我知道了美术原来还可以这么教学。老师从图片导入,实物呈现,探索发现,亲身示范,任务布置,学生作品展示等多个环节让我领略到美术这门课程的魅力,也让我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

下午上半场,xx老师带领我们进入实战,手工技法课《串编的乐趣》,让我们不仅通过穿编这项技法了解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让我们的动手能力有所增强。经过学习,我们老师也动手制作了自己的.作品,半个小时下来,一幅经过穿编向日葵作品在我和朋友的手中呈现出来,虽然不是特别出彩,但是穿编的过程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乐趣,同时也让我们对穿编这项古老技法充满了敬佩。后半场由周锐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动漫创意画,让我对动漫也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人物眼睛的画法,素描的比例等等,短暂学习之后,一个可爱的娃娃又在我手

精品学习文档

中呈现,虽然不够美观,但是也让我对动漫,卡通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

休息一晚上后,12日一早我们又满怀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中了。首先由xx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拓印艺术,她细心的给我们亲身示范了拓印的几种方法,接着我们用提前准备好的树叶经过上色拓印,敲打树叶的方式,把树叶的叶脉清晰的印在了白纸上,两人一组也完成了一幅拓印作品,这其中也有过失败的尝试,不过还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幅作品最后也呈现出来了。接着周锐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油画棒技法,主要是通过不同颜色搭配产生渐变色来做出好的作品,大胆的撞色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格,最后由我们自己动手,一幅大胆撞色的作品《妈妈》也从我手中完成,虽然不够美观,但是也让我对色彩的搭配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最后,xx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微课的制作技巧,让我对微课的认识又增加了几分,让我以后也想尝试。

虽然培训时间短暂,但过程是难忘的,收获是满满的。作为一名新教师,这样的培训对我来说来之不易,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美术这门课程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将这几天的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也用美的眼光欣赏这个世界,用更多色彩描绘他们眼中的美好。

小学美术评课稿2

在我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我听了一节由陈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本节课的主题是《蚂蚁》。听完整堂课,我觉得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作为学生的时代的我,在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一本书、一只笔,耳朵听、笔头记。可今天的孩子们真正是在体验、探索中学习科学、发现科学、探索科学。孩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走进科学。这节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1、课前素材准备:

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教师备课。陈老师课前收集许多蚂蚁以及准备供学生观察蚂蚁的瓶子;教师还制作幻灯片,下载有关蚂蚁活动的视频,用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深入了解蚂蚁的习性,同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课堂情景体验:

教师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观察蚂蚁是如何交流的,然后学生小组交流展示,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我们英语教师和学生在上课时也应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在不同情境下语言是如何应用的。

3、课堂知识归纳:

学生根据自己在体验阶段得到的认识,给出答案,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说明。学生们经过老师的纠正补充,对所了解的知识印象非常深刻。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运用体验和归纳的语言点进行实际运用,教师进行评判和纠正。

在陈老师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善于从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搜集信息,让学生去体验;教师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教师将开放性的讨论归结为有序的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小学美术评课稿3

李老师执教的《苍松翠柏》是一节国画技法与表现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堂让学生感兴趣,跃跃欲试的一堂课。

一、严谨的教学态度。

李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李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

1、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生回忆并讲盘古开天的故事,理解国画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从精神领域让学生自主联想,知道中国画的神韵,意境。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引导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山,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山石的本来面貌延伸到山石的表现技法“皴法”。

3、学习尽量照顾了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在示范时让学生大展身手,使学生的自主表现欲望得到满足。

4、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而肯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总之,在本节课中教师素质良好,语言表达清晰,操作示范熟练,基本功扎实,学生积极参与,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开放的学习活动中,乐于尝试,学习到美术的知识与技能,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小学美术评课稿4

各位老师,领导:

大家好!

刚刚三位教师,为我们作了《会变的线条》和《有趣的造型》三节美术课堂教学,让我们领略了她们的不同教学风彩。

三节课共同的亮点:

一、巧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三节课都采用情景导入

二、注重观察生活,发现线条(事物)特点。

《会变的线条》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桥、路、动物、事物等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美感,《有趣的造型》是将生活照与工艺品比较发现造型变化的特点的。

三、加强课堂示范,化解教学难点。

汪老师当堂示范了太阳,并出示了不同手法表现的太阳。

吴老师当堂示范了如何美化花瓶,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线的装饰运用。

卢老师:当堂制作了红太狼,让学生学会了蛋壳造型的方法。

四、沿伸教学空间,再激艺术学趣。

三位老师都巧设了课后拓展,如欣赏中外大师的名作等,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教学永远是一件不完美的事,下面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会变的线条》教学建议:

1.本课不仅要认识线,还要发现隐藏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条,这些线条其实变来变去都出不了如来佛的手心呀——全是直线、曲线和折线的变种。本课要将这三种线以及它们的变种稍些提一下。

2.怎么用不同的线条以及线条的粗细、密、长来表现美感?

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进一步教学当堂示范。

3.怎样让学生思维更开扩,作业效果更好?

作业可以上抽象一点的,强调线条美感的表现。展示时可以应用老师做好的不同物品框来评选作业。

《有趣的造型》教学建议:

1.课堂示范时方法还可以拓展一些,如画、贴等,材料可以结合橡皮泥。

2.运动会参加的角色说一下是怎样抓特点的?怎样大胆夸张的?怎样巧妙设计的?

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用心设计,给我们带来了精彩教学以及他们的深入反思

感谢各位老师的深刻思考、精要点评以及毫不保留的教学建议。

小学美术评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作为评课老师我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目标,用把“优点讲够,不足说透”的评课原则来阐述、交流我对这堂由陈文辉老师执教的《我们爱吃的水果》一课的理解和看法。从整体上看,这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愉快、轻松的美术课。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的选择符合儿童生活实际

水果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孩子们十分熟悉。正因为水果艳丽的色彩,简单的外形,美味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以及,水果的结构、水果的药用价值、水果的发展性、地域性、季节性等特点都给我们提供了超大的信息量,综合性很强,选择空间很大,所以水果这一课题有着其他课题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为本课的教与学提供了便利。

二、教学形式的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陈教师运用玩游戏、和创设情景的形式提倡一种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用摸水果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水果王国”选继承人的情景促成学生饶有兴致的达成目标,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三、教学方法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低年级的儿童认识事物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陈老师正是从孩子的这一特点出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恰当的教法。如:在让学生感知水果的形、色、肌理时,教师提供的真实的水果实物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非常直观、真切的感知苹果、菠萝的外形特征;在引导学生进行水果创想,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时,教师直接采用了演示的教法,把画水果的方法、步骤以及对水果的联想都清晰、明确、直接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

陈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学生爱画敢想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陈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在学生充分了解水果的形色肌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对水果进行丰富的联想,大胆的夸张变形,进行水果王国的本领大比拼,这一设计具有开放性;其二,有趣新颖的情景创设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水果道具是实实在在的新鲜水果,以及大量的水果图片,学生作品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当然,在赏评《爱吃的水果》的同时,我也对陈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课前准备可以再充分一些,俗话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在课前对水果的种种知识(各种水果的特点、功效、营养、如何用点、线、色表现不同水果的肌理等)精心准备,胸有成竹,在课堂中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二、教师语言可以再简洁、准确些,指令明确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让课堂更流畅如:

三、开门见山地对学生加强水果质感,肌理的表现的引导。

水果质感,肌理的对比表现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因为水果单纯的色彩,简单的外形对学生来说已经储备了这方面的知识,缺乏的是对不同水果质感的对比和用线表现不同水果的肌理,因此在本课的第一个环节初步感知苹果和菠萝的外形特征(型色质感)后,就可以让学生思考用什么线可以画出苹果光滑的表皮,还能用什么花纹画出菠萝粗糙、厚实、突起的外皮呢?并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这样做可以对本课重点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爱吃的水果》一课的肤浅看法,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评课,那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谢谢大家!

小学美术评课稿6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2课。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加深科学概念的理解。听了王宁璐老师的这堂课,我感受颇多,下面就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堂优秀的科学课,离不开老师精心的准备,这个准备不仅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体现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本节课的两个教学活动都基于学生自主实验,材料的给予非常关键,宁璐老师针对教学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了易于辩认得“铁”材料与“非铁”材料组成的,共10“宝贝”,让学生能通过实验非常直观的了解“磁铁有磁性”,保证了课堂的高效性。

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非常完美的完成了“磁性”这一科学概念的探究过程,却少了一点应用。教材中,在学生得出科学概念之后,还出现了分辨出哪些是用铁材料制作的,哪些不是用铁材料制作的。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所以老师在一开始教学方式的选择是直观性的教学,后来又通过学校游园活动得到启示,换成了四(4)班的飞镖游戏。老师从导入部分的磁铁游园游戏到第一个探究活动磁铁有磁性,再到第二个探究活动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教师都做到了张弛有度,直观生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科学知识。

在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教师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我觉得非常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由于铁材料的厚薄和形状不同,有时表现为把磁力“传递”到原来达不到的地方,有时表现为把磁力“阻挡”住了(磁屏蔽),这对3年级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活动只对非铁质物体进行研究。

主体上,作为三年级的一节探究课,本节课的设计上结构简单,目标明确,学生玩的开心,学的轻松。是一节很好的具有科学味道的课。

小学美术评课稿7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是从已学知识入手,比如第三节课,老师让学生一起背《水调歌头》,之后一个问题:月亮怎么会有圆有缺?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就如第三堂的模拟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第一节金老是的找证据不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吗?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我们小组就还是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形成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原来科学的领域是如此之广,而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中。

小学美术评课稿8

这堂由余老师执教的《画情绪》一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

首先,余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风趣幽默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以培养表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余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看一看:人们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们不同的情绪。(并给每个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来加深情绪感受)

二、游戏表演,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用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名画欣赏,蒙克《呐喊》,先从局部色彩和用笔分析、感受画面所表现的情绪。再从整体画面感受。

四、教师示范:当场画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要表现的不同情绪。

五、范画欣赏:展示一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说一说你觉得它分别表现的是哪种情绪。并总结规律。

六、名画欣赏: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

七、画展作品:教师本人去参观画展与作品的合影,拉进艺术品与学生的距离感。

八、学生作业:试用不同色彩、线条表现现在的情绪,并为作品取个题目,写上简单文字说明。

九、展示作品:让学生带上自己的作品,来给大家说一说自己表现的了什么样的情绪。

在课堂上,余老师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陆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导入部分就运用一组同学们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什么样的心情,并给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适的声音,加深对情绪的理解。(如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刘翔学生都认识也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的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游戏、欣赏等方式来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陆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第一、游戏。以“我”为主题表现出一种情绪。创设情景:如果你被老师指定代表班级参加开学仪式。如果你被绑架了。根据情景请学生用语言和动作表演你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绪。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这样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情绪表现。第二、根据重难点,“自主探究”。首先,通过欣赏蒙克的作品《呐喊》(局部),从色彩、线条来感受画面表现的情感。其次,教师当堂示范,用浅绿、桔红画出柔和的线条。再用深蓝、深红重重的画出杂乱的线条。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老师在画两组线条时的不同情绪。接着,马上欣赏两组不同色彩、形式的线条。体会表现的不同的情绪,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出规律。(愉快的情绪:色彩明亮、对比柔和、点线圆润、曲线较多;不愉快的情绪:色彩灰暗、对比强烈、点线错乱、折线较多。)

三、树立学生主体理念,坚持“授之以渔”

课改中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意识、情感、欲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与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应该是人,我们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该是捉鱼的方法。丁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方法时采用让学生欣赏范图,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总结规律,学会绘画表现的方法。陆老师已经改变了原有灌输现成知识的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断找到适合他的“水”,即学会学习,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小学美术评课稿9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小学美术教师的培训,这次的培训经历使我受益匪浅。虽然仅一个下午的时间,但是却让我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对美术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冼礼。总之只字片语难以尽述,以下是我的一些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用真心、真情的去教美术。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好奇心,专业精神。同时教师要放的开,注重师生互动,大力利用肢体语言及优美的语言的应用,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体验感受、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美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同时,要突出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设计出精美的、主题丰富的作品。因此教学中要多采取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是否有收获,即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设计的活动要呈现一个知识点。

四、在美术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上美术课,要有美术元素在里面,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要自然的体现。不光要教孩子的技巧,还要教孩子的思维。对待学生眼光要放高些,学生掌握的技巧放的低一些,给学生更宽、广的一个思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体,都可以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图图形。换个角度去看同一事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思想要保持一致。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

六、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

七、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生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关注自己身边的一些关于美术方面的东西。要从生活中,理解线条等美术知识,如:头发、树(年轮)等。培养孩子搜集素材的能力。高段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的能力。提问学生其实也是引导学生的一个重要过程。示范的作用,要处理好示范的关系,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楼梯,孩子要借助于老师向上爬。

六、在上欣赏课时,不仅要学会欣赏,还要学会评述。美术语言要让孩子多使用一些。尤其是欣赏评述课中,让他们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

七、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用最简洁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只是用纸、用笔。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

八、在对待学生作业时要做到:三个不一样,即,与同学画的不一样;与欣赏的画的不一样;与过去画的不一样。学生的作品,要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并不一定要求很高。

九、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会不断的学习,多体会感受所学的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小学美术评课稿10

11月25日,迟老师上了一堂二年级的美术课《小扇子》。听了迟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迟老师执教的《小扇子》一课是一节以绘画、剪贴为主的综合制作课,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是美术造型活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首先通过用小学生们喜欢的形式——谜语进行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介绍扇子的来源和历史,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到扇子的种类以及制作材料,介绍扇子的组成和作用,最后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把小扇。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堂教学结构明朗,通过先欣赏后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整个教学和多数学生制作出精美别致的小扇这点来看,“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以及设计制作”这个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也非常突出,迟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有以下看法:

教师在课上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应要求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并注意桌面物品的摆放应干净并留出操作的空间。

1、应结合教材

首先,布置学生制作小扇前,应作些明确具体的指导。扇子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可提醒学生扇面宜画作什么形状宜用什么材料,扇面和扇把怎样粘连更牢固等。从实用性角度讲,哪些材料可以做扇面哪些不可以做;从观赏性的角度,我们要设计成怎样的造型、用什么色彩,给学生讲清楚,以进一步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的重头戏在学生做扇子,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容易。从构思题材,到画好、到剪好,再到粘好扇把制成一把小扇,应该有些难度,也占用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就要考虑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里有限的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多注意运用美术方面的专业性的语言,提问时可从色彩、造型的角度来讲;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叫观看的同学将小红花贴在你喜欢的小扇上。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师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个体差异要随时关注。

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作业设计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设计制作小扇子。如能力强一点的可以自己创造设计;中等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再进行变化设计;差一点的可以用几何形来制作。通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会做一把扇子,得到成功。

3、语言艺术要不断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都是语言来实现的。如果一堂美术课,教师只是滔滔不绝地把绘画知识倒给学生,或者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要画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画,这是绝对不行的。所以,需要我们教师“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来启发学生思维,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

小学美术评课稿11

本课以欣赏教学为主,陈老师利用课件中大量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评论让学生领悟童谣童画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对美术作品的领悟能力。整堂课下来看得出陈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很强的绘画技能,在整体的把握和时间的掌控上非常到位,学生参与度也很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突破。下面谈一下不足之处。

陈老师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很顺利,但教学过程有些平淡,缺少高潮部分。上完这节课还是觉得有些纠结,想想有三个方面欠考虑:

陈老师利用学生喜爱的课外体育运动《跳橡皮筋》进行导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和邻居、朋友、同学一起活动的美好时光,以此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本以为这种设计学生会很感兴趣,恰恰相反,现在的学生很少接触这项运动,有经历过的学生屈指可数。

在作品欣赏部分,设计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这一环节有些冷场,本以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每位学生至少会背一二首儿歌、童谣,因为羞于交流,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想方设法的引导无济于事。

课堂练习中有出现几张创造性较强和有个性的作业,童画和童谣两者之间在画面中安排灵活、美观,形式感强,但好的作品并不多,大部分学生还是以临摹范画加创作为主。

小学美术评课稿12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组合作的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重新学习课表,又把一次次的实践进行总结。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让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

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合作互动”的评价,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

娱乐。

小学美术评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参赛教师:

早上好!

我评课的对象是xx老师,他所上的是《xxxx》

听了xx老师的课,感触颇多,收获不小。老师课上得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具体对xx老师这节课说一说我的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本节课将示范性教学技术环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化、交互性强的特点,利用了文本、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设置合理的语言操练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任务型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空间和机会。

首先,两位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吴老师在课件中准备了大量的包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学生在设计包的时候也呈现了作品内容的多样性。朱老师利用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在课件中设计了有趣的游戏环节以及提供了大量的卡通形象图片,学生在整堂课中受益颇多。从课堂教学来看,两位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绘画、创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其次,两位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到位,两位教师都运用了美术三部曲,从教师的示范作品中体现了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儿童化,符合所教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很有亲和力。美术语言使用到位,用积极地评价语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气氛好,能积极发言,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当然,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欣赏这两堂课时,也有着一定的建议:

1、吴老师的欣赏作品比较多,也注重欣赏中的层次性,教师也通过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来欣赏作品,但这么多作品中,却缺乏了同龄人的作品,在学生欣赏作品环节中,教师选择的作品表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都是以单线条的画为主。是否也注重学生范画的质量以及作品的多样性。

2、朱老师整堂课的设计虽然十分符合低年级的特性,但在一些环节中还是忽视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美术语言过于专业化,如在解释卡通形象的特点时,教师运用大量的文字去解释,建议不如运用直观的图片,更加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性,也更容易帮助孩子理解卡通形象的特点。

3、另外,作业设计上是否应降低难度,两位老师的课堂作业完成率都不高,当然这与整个课堂节奏的把握有关,当时我认为与教师作业设计难易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对于一些美术上所谓的“学困生”,教师不放也向主课老师学习,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绘画要求,注重作业的层次性,让所有的孩子在美术课上都能有成就感。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小学美术评课稿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本站内容均为网友上传分享,本站仅负责分类整理,如有任何问题可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反馈。

(0)
老七老七
上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